抗诉机关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十堰市张湾区公园路**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代表人林江,该公司负责人。委托代理人吴晶、徐博文,湖北思壮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一般授权。原审被告人谭成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族,初中文化,无固定职业,住湖北省丹江口市。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于2017年8月3日被丹江口市公安局决定取保候审。同年12月12日经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辩护人孙亮庚,湖北平长(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族,无固定职业,住湖北省丹江口市,系被害人张某3之妻。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1,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族,无固定职业,住湖北省丹江口市,系被害人张某3之子。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2,xxxx年xx月xx日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族,无固定职业,住重庆市南岸区,系被害人张某3之女。三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共同委托代理人翟晓琴,湖北永欣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二审代为应诉答辩、调解、代签法律文书。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男,现年50岁,住湖北省丹江口市,系本案肇事车辆的登记所有人。
原审判决认定:2017年6月29日5时50分,被告人谭成平驾驶鄂C×××××号轿车,由丹江口市环库路往武当大道方向行驶,行至环库路梯子沟大桥路段时,与前方同向驾驶二轮摩托车的被害人张某3发生追尾相撞,造成摩托车驾驶人张某3当场死亡、两车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2017年7月10日,丹江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谭成平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张某3不负事故责任。另查明,鄂C×××××号轿车的登记车主是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被告人谭成平是该车的实际车主,该车一直由被告人谭成平在支配、控制、使用,被告人谭成平为该车在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其中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赔偿限额为50万元,并投保有不计免赔险,保险期限为2016年12月10日至2017年12月9日。交通事故发生后,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已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110000元。案件侦查阶段,在丹江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主持下,被告人谭成平和被害人的妻子王某1、儿子张某1达成了赔偿被害人亲属死亡赔偿金、安葬费、误工费、交通费、精神抚慰金、摩托车修理费等各项损失663427.5元的协议,被告人谭成平在支付了53427.5元的赔偿费用后,未再支付剩余赔偿费用。为此,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表示不对被告人谭成平的交通肇事行为予以谅解。死者张某3生于1966年8月2日,因交通事故于2017年6月29日死亡,殁年50周岁。生前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一起居住生活在丹江口市迎宾路18号奥华御园C8栋702室。上述事实,被告人谭成平在一审开庭审理过程中无异议,且有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户籍证明、到案经过、驾驶人信息查询结果单、机动车信息查询结果单等书证;证人王某2、杜某,4、张某4、方某,4的证言;丹江口市公安局(2017)第0629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丹江口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2017)26号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现场勘验笔录、示意图及照片证据证实,足以认定。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谭成平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因而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谭成平犯交通肇事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罪名成立,原审法院予以确认。被告人谭成平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明知他人已报警,仍在现场等候,在接受公安机关调查时如实供述相关犯罪事实,应视为自首;归案后自愿认罪,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并赔偿了被害人亲属部分经济损失,被告人谭成平具有法定和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在本案一审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谭成平住所地的社区矫正机构经审前社会调查,认为有条件对被告人谭成平进行监管、帮教,并书面建议对被告人谭成平适用非监禁刑,对此予以采纳。关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主张要求赔偿的死亡赔偿金587720元(29386元/年×20年),根据其所提供的证据可以证实被害人张某3生前在城镇居住,并以城镇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故对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请求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关于其主张的丧葬费30000元,支持25707.5元(51415元/年÷12个月×6个月);关于其主张的精神抚慰金因不属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该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主张的损失共计613427.5元。被告人谭成平是肇事车辆的实际所有人和驾驶人,在事故中负的是全部责任,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主张的损失应由被告人谭成平赔偿,但该车在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保险,故该赔偿责任应由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在承保的保险范围内承担。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辩解被告人谭成平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有逃逸行为,而肇事逃逸属保险公司免赔情形,故在交强险范围外不承担赔偿责任以及不能认定被害人在城镇居住,因其该辩解无相关证据证实,不予采纳。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只是鄂C×××××号轿车的登记车主,对该车无占有权、使用权,实际也没有占有、使用该车辆,故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在该案中不承担赔偿责任。在案件侦查阶段,被告人谭成平自愿补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53427.5元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予以支持。具体赔偿明细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各项损失503427.5元(613427.50元—已赔偿110000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判决:一、被告人谭成平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限,自本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中心支公司在判决书生效后二十日内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各项损失503427.5元。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在本案中不承担赔偿责任。四、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的其他诉讼请求。宣判后,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以原判未认定谭成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认定谭成平构成自首属事实认定错误,法律适用错误,导致量刑畸轻为由提起抗诉。1、谭成平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行驶了二公里撞上护栏停车,其没有立即返回第一现场查看伤者,也没有履行抢救义务。谭成平辩解车辆刹不住,慌乱中将油门当刹车踩的理由有悖常理,应当认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犯罪事实,原判属于事实认定错误。2、谭成平驾车撞上护栏停车后,其和妻子王某2都没有打电话报警,王某2称当时喊了一个骑摩托车路过的人报警,但没有证据证实该人是否报警。现有的报警人均是二公里外案发现场报警,谭成平、王某2无法知晓其报警可能,不能证实谭成平明知他人报警而在现场等待,其行为不能认定为自首,原判属于事实认定错误。3、谭成平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不具有自首情节,原判对其判决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与法律相悖属于法律适用错误。十堰市人民检察院在二审庭审中认为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抗诉正确,应予支持:1、原判未认定谭成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属于事实认定错误。2、原判认定谭成平有自首情节,属于事实认定错误。3、原判对谭成平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属于法律适用错误。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中心支公司提出如下上诉理由:1、此次事故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合法,被害人张某3驾驶无牌机动车且未佩戴安全头盔,谭成平不应负事故全部责任。2、谭成平属于肇事逃逸,上诉人依据保险合同拒赔商业险,合法又合理。3、杨龙谛作为机动车所有人,任由并且放任谭成平随意使用其车辆,存在明显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4、原判认定被害人在城镇居住的证据不足。5、肇事车辆在上诉人处投保交强险及50万元商业第三者险,上诉人已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11万元,判决上诉人赔偿503427.5元超出商业险的赔偿范围。请求二审法院撤销原判,支持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原审被告人谭成平及其辩护人提出如下辩护意见:1、谭成平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因过于紧张惊慌,措施不当,导致车辆行驶二公里撞到路边护栏才停住。谭成平妻子王某2拨打小姑子谭成玲电话让其帮忙报警,谭成玲随后拨打了110,丹江口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出具《情况说明》证实了该情况,故谭成平在明知妻子求助他人报警而在现场等待,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原判认定自首正确。2、谭成平不存在逃逸行为。其脱离现场是事故发生后惊慌失措所致,侦查机关依法搜集的证据无法证实谭成平有逃逸行为。请求二审法院维持原判。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及其委托代理人发表如下意见:抗诉书提出的事实理由没有证据支持,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维持原判。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相同,原判所列证据经一审庭审示证、质证,二审复核核实,来源合法有效,所证内容真实、客观,本院予以确认。在本案二审期间,原审被告人谭成平的辩护人提交了以下证据,拟证明谭成平的行为属于“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构成自首:1、丹江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出具的《情况说明》,2017年6月29日5时50分至6时44分丹江口市公安局110接警记录及报警录音,载明2017年6月29日6时3分,丹江口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136××××6016电话报警称:环库路水厂附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人撞的很严重,请处理。110于6时4分电话指令事故中队出警处置。2、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业务收款凭证和身份证复印件,证明电话136××××6016的机主是谭成玲。3、谭成玲、王某2的调查笔录,证明事故发生后,王某2因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对存储在手机上的号码会拨打,即拨打了谭成玲的手机告诉她哥哥谭成平撞了人,让其报警,并让谭成玲的丈夫和儿子赶快过去看看。随后,谭成玲拨打了110和120报警,并将打电话报警的情况反馈给了王某2。以上证据,经二审当庭质证,该证据来源合法,证明内容真实客观,本院予以采信。本院认为,原审被告人谭成平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因而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针对抗诉机关提出的抗诉理由,上诉人提出的上诉理由和原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辩解辩护意见,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委托代理人提出的意见,评析如下:一、抗诉机关提出“原判未认定谭成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认定谭成平有自首情节,属于事实认定错误”;原审被告人谭成平及其辩护人提出“谭成平不存在逃逸行为,其脱离现场是事故发生后惊慌失措所致,侦查机关依法搜集的证据无法证实谭成平有逃逸行为。谭成平在明知妻子求助他人报警而在现场等待,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原判认定自首正确”。经查,原审被告人谭成平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行驶约二公里撞上护栏停下,随后其妻王某2拨打谭成平妹妹谭成玲的手机告知其哥哥谭成平发生交通事故,并让谭成玲报警。随后,谭成玲拨打了110和120报警,并将打电话报警的情况反馈给了王某2,该事实有丹江口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出具的《情况说明》和谭成玲、王某2的调查笔录予以证实。另,丹江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出具的《谭成平到案情况说明》载明“事故发生后,谭成平在现场等候民警处置,在询问时对自己驾驶机动车交通肇事的经过供认不讳”,本案的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笔录亦载明肇事驾驶人谭成平在事故现场见证了现场勘查。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并未指控谭成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事实,在丹检公诉量建[2017]161号量刑建议书中认定“因谭成平具有自首情节,建议对其在三年以下量刑并从轻处罚”。因此,原审被告人谭成平的行为应认定为自首。抗诉机关的该抗诉理由不能成立,原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该辩解辩护意见成立。二、上诉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提出:1、此次事故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合法。2、谭成平属于肇事逃逸,上诉人依据保险合同拒赔商业险,合法又合理。3、杨龙谛作为机动车所有人,任由并且放任谭成平随意使用其车辆,存在明显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4、原判认定被害人在城镇居住的证据不足。5、肇事车辆在上诉人处投保交强险及50万元商业第三者险,上诉人已在交强险范围内赔付11万元,判决上诉人赔偿503427.5元超出商业险的赔偿范围。
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审理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谭成平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8年1月16日作出(2018)鄂0381刑初1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谭成平,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未提出上诉,原公诉机关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中心支公司提出上诉。本院于2018年3月30日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刘晓静担任审判长并主审,审判员王良友、张某5参加评议的合议庭,于2018年5月2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十堰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王晓真、杨劲松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吴晶、徐博文,原审被告人谭成平及其辩护人孙亮庚,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及其委托代理人翟晓琴到庭参加了诉讼。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经本院依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讨论并作出决定,现已审理终结。
经查,交通事故认定书系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依法作出,并送达了事故双方,故对该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依法应予采信。杨龙谛只是肇事车辆的登记车主,该车一直由谭成平支配、控制、使用,杨龙谛无占有权、使用权,实际也没有占有、使用该车辆,故杨龙谛不承担赔偿责任。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供的证据可以证实被害人张某3生前在城镇居住,并以城镇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故原判按照城镇标准计算张某3死亡赔偿金并无不当。故上诉人的该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纳。关于上诉人提出拒赔商业险的理由,现有证据不能证实谭成平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故上诉人应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险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由侵权人予以赔偿。因此,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经济损失共计613427.5元(死亡赔偿金587720元+丧葬费25707.5元),已查明交通事故发生后上诉人已赔偿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110000元,则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经济损失还有503427.5元,由上诉人依据投保的商业险赔偿500000元,还有3427.5元由谭成平承担。因在案件侦查阶段谭成平已自愿补偿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53427.5元,故谭成平不再承担赔偿责任。原判认定上诉人赔偿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503427.5元超出商业险的赔偿范围,本院予以纠正。综上,原审被告人谭成平构成交通肇事罪,鉴于其具有“自首”,“具有一定的悔罪表现”,“赔偿被害人亲属部分经济损失”的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并结合审前社会调查意见,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对于刑事部分应予维持。抗诉机关提出法律适用错误导致量刑畸轻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对于上诉人太平财险十堰中心支公司在商业险范围内赔偿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数额有误,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中国保监会关于调整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公告》第二十三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判决如下:
一、驳回抗诉,维持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2018)鄂0381刑初1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即:一、被告人谭成平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缓刑考验期限,自本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三、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杨龙谛在本案中不承担赔偿责任。四、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的其他诉讼请求。二、撤销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2018)鄂0381刑初1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的第二项,即: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中心支公司在判决书生效后二十日内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各项损失503427.50元。三、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太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堰中心支公司赔偿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1、张某1、张某2各项损失500000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长 刘晓静
审判员 王良友
审判员 张友山
书记员:文珊珊
Comments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发表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