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咨询热线 023-8825-6629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中投资方的会计处理

2025-07-30 李北斗 评论0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的确认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主要分为权益法(适用于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和成本法(适用于控制权,通常在同一控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投资方需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具体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包括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股利分配、其他权益变动及减值等。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详细说明权益法和成本法下投资方需处理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权益法后续计量(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

适用情景:投资方持有被投资单位20%至50%的股权,或通过其他方式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具有共同控制,采用权益法核算。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根据被投资单位净资产的变动动态调整。投资方需在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

情况: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投资方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案例:A公司持有B公司30%股权,能够施加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600万元。B公司本期实现净利润200万元。

处理:A公司应享有净利润份额:200万元 × 30% = 60万元,增加投资账面价值,计入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 60万元
贷:投资收益 60万元

2. 被投资单位发生其他综合收益

情况:被投资单位发生其他综合收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现金流量套期储备变动等),投资方按持股比例确认份额,调整投资账面价值,计入资本公积。

案例:B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其他综合收益30万元。

处理:A公司应享有其他综合收益份额:30万元 × 30% = 9万元,增加投资账面价值,计入资本公积。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其他综合收益) 9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万元

3.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股利或利润

情况: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方按持股比例确认应收股利,减少投资账面价值。

案例:B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万元。

处理:A公司应收股利:50万元 × 30% = 15万元,减少投资账面价值。

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15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15万元

4. 被投资单位发生其他权益变动

情况:被投资单位因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其他权益变动(不包括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投资方按持股比例调整投资账面价值,计入资本公积。

案例:B公司因接受捐赠增加资本公积40万元。

处理:A公司应享有资本公积份额:40万元 × 30% = 12万元,增加投资账面价值,计入资本公积。

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资本公积) 12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万元

5.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

情况: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投资方需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期末,A公司评估B公司30%股权的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而账面价值为656万元(600万元 + 60万元 + 9万元 - 15万元 + 12万元),需计提减值准备56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56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6万元

期末账面价值:656万元 - 56万元 = 600万元。


二、成本法后续计量(控制权)

适用情景: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权(通常持股比例超过50%),采用成本法核算,通常适用于同一控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账面价值一般保持初始成本不变,仅在以下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配股利或利润

情况:被投资单位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方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不调整投资账面价值。

案例:A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B公司70%股权,具有控制权,采用成本法核算,初始投资成本600万元。B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处理:A公司应收股利:100万元 × 70% = 7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会计分录

借:应收股利 70万元
贷:投资收益 70万元

2.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

情况: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投资方需计提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

案例:期末,A公司评估B公司70%股权的可收回金额为55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需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

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5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50万元

期末账面价值:600万元 - 50万元 = 550万元。


三、总结与注意事项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中,投资方需根据核算方法和被投资单位的具体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1. 权益法(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

    • 需处理的情况

      •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确认投资收益/损失)。

      • 被投资单位发生其他综合收益(计入资本公积)。

      • 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或利润(减少投资账面价值)。

      • 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 特点:账面价值动态调整,反映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中的权益份额。

    • 案例总结:A公司通过确认B公司净利润(6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9万元)、股利(15万元)、其他权益变动(12万元)及减值(56万元),将账面价值调整至600万元。

  2. 成本法(控制权):

    • 需处理的情况

      • 被投资单位分配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

      • 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 特点:账面价值保持初始成本不变,仅在股利分配或减值时处理。

    • 案例总结:A公司确认B公司股利7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后账面价值为550万元。

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发表评论

评论

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