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认为,朴某甲以请求偿还65万元借款为由提起民事诉讼,其中20万元的借条真实存在。虽然朴某甲与吴某某对该20万元的款项性质说法不一,经法院审理确定该20万元系借款,且该判决已生效。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解读,虚假诉讼罪限于“无中生有型”虚假诉讼行为。《解释》明确,刑法规定的“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是指捏造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其中“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和虚构民事法律关系,虚构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事实”是指行为人据以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据以立案受理、构成民事事由的事实。“捏造事实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