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律师网!

咨询热线 023-8825-6629

你的言行可能涉嫌犯罪!

2023-06-22 付云锋 评论0

               付云锋律师  13439795412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律师

       笔者在近期办理的一起刑事案件中,在给嫌疑人家属讲解法律的相关规定过程中,其家属很肯定的认为自己的亲人不构成犯罪,最多也就是侵犯受害人名誉权或者侮辱了受害人。但经过笔者耐心的解答及分析后,这位家属才真正的理解法律的规定和案件中涉及的案情是涉嫌诽谤罪。今天,笔者结合该案件涉及到的罪名问题(侮辱罪和诽谤罪)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向大家分享一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在笔者向大家讲解法律规定之前,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笔者办理这起案件的大致情节。该案的当事人涉嫌的罪名是诽谤罪,嫌疑人与受害人原属同事关系,因在工作中产生了矛盾,积怨已久。案发当日,嫌疑人在会议结束后,其他同事在场的情况下,散布了(捏造了)受害人(女性)与他人有不正当关系的信息,在公司内部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受害人因此离职,选择了报警,后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在笔者介绍案情后,相信有一部分朋友会认为嫌疑人构成侮辱罪,或者不构成犯罪,构成民事上的侵权行为。今天笔者不与大家讨论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罪等等。笔者就该案涉及到的相关法律规定向大家分享一下。

        根据法律规定,诽谤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诽谤罪的常见表现形式为: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并散布的;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并散布的;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等等。也可以看出,构成诽谤罪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捏造的事实是虚假的,也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其次,行为人对捏造的虚假事实进行散布,散布的方式基本上存在两种形式,一是言语散布,通过公开场合、集会方式散布等等;二是文字散布,多为通过写大字报、图画、报刊、书信等方法散布等等。

       而侮辱罪的重点是要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从上述的法律规定中,可以看出侮辱罪与诽谤罪最重要的区别是:一、侮辱罪不是用捏造的方式进行,而诽谤罪则必须是捏造事实。二、侮辱罪中含暴力侮辱行为,而诽谤罪中则不使用暴力手段。三、侮辱罪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诽谤罪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捏造的事实。

       以上就是笔者给大家简述的刑法中关于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和相关规定,不管是侮辱罪还是诽谤罪都是行为人通过语言行为,或者组织的语言在网络上散布,从而给受害人造成伤害。“祸从口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这两个罪名的含义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所以,建议看到此文的朋友们,做到谨慎言行,避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评论

成为第一个评论者

发表评论

评论

你的邮件地址不会公开.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