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条【劳务派遣协议】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用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与劳务派遣单位确定派遣期限,不得将连续用工期限分割订立数个短期劳务派遣协议。
第五十九条明确了劳务派遣协议的必备内容及派遣期限规范,强调协议不得损害劳动者权益(条文注释)。以下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一、正面解释:劳务派遣协议的规范与作用
1. 内涵
-
协议内容:
-
派遣岗位及人数、派遣期限。
-
劳动报酬及社保费的数额、支付方式。
-
违反协议的责任(如违约赔偿)。
-
-
派遣期限:
-
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确定,不得分割连续用工为多个短期协议(条文注释)。
-
期限通常与劳动合同一致,协议终止时劳动合同同步终止。
-
-
保护劳动者:
-
协议的签订、变更、解除、终止不得损害劳动者权益(条文注释)。
-
用工单位需及时支付报酬、社保费给派遣单位,确保劳动者待遇落实。
-
-
目的:
-
规范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责任分工,保障劳动者工资、社保等权益。
-
防止短期协议滥用,维护劳动关系稳定性。
-
2.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所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派遣关系。
-
涉及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社保及工作条件。
3. 正面作用
-
权益保障:明确报酬、社保责任,保障劳动者待遇。
-
关系规范:协议约束双方行为,减少责任推诿。
-
稳定用工:禁止分割短期协议,增强劳动关系连续性。
-
法律依据:为争议解决提供合同依据,降低纠纷风险。
4. 案例分析
-
案例77: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约定,由劳务派遣单位给劳动者缴纳社保并承担未缴纳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劳动者因工受伤产生工伤保险待遇损失的责任承担[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苏中民终字第2531号]
案例要点:劳务派遣协议约定派遣单位负责社保缴纳,曹某工伤后获赔偿,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判令用工单位分担部分赔偿。
体现第五十九条:协议明确社保责任,用工单位需配合保障劳动者权益。 -
假设情境:某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协议,约定派遣期限2年、明确工资及社保支付,劳动者权益获保障。
体现第五十九条:协议规范用工,保障劳动者待遇。
二、反面解释:违反第五十九条的情形与后果
1. 违反情形
-
未订协议: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务派遣协议。
-
内容缺失:协议未明确岗位、期限、报酬、社保或违约责任。
-
分割协议:将连续用工分割为多个短期协议,规避长期用工责任(条文注释)。
-
损害权益:协议条款损害劳动者利益,如约定低于最低工资。
-
未履行支付:用工单位未及时支付报酬或社保费给派遣单位。
2. 法律后果
-
连带责任:未依法履行协议导致劳动者损失,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案例77)。
-
行政处罚:违反协议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整改并处罚款。
-
合同无效:协议内容违法或损害劳动者权益,可能被认定无效。
-
争议风险:未明确责任或违反协议易引发仲裁/诉讼,增加双方成本。
-
补救措施:劳动者可要求补发工资、缴纳社保,法院可判令赔偿。
3. 案例分析
-
案例77(续):某劳务公司未按协议为曹某缴纳社保,导致工伤待遇损失,需与用工单位连带赔偿,用工单位分担部分责任。
违反第五十九条:未履行社保支付义务,损害劳动者权益。 -
假设情境:某用工单位将2年用工分割为4个半年协议,规避长期责任,劳动者诉至法院,协议被认定无效,单位赔偿损失。
违反第五十九条:分割短期协议,违反期限规范。
三、总结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九条通过规定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及期限要求,规范派遣用工关系,保障劳动者权益。案例表明,协议需明确责任并依法履行,否则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双方应订立合规协议,禁止分割短期协议,劳动者应监督权益落实,共同维护公平用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