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条允许单位在特定客观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需履行通知或代通知金义务,并支付经济补偿(结合第四十六条)。以下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并结合案例说明。
一、正面解释:无过失性辞退的规范与作用
1. 内涵
-
解除情形:
-
医疗期满不能工作: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无法从事原工作,且无法胜任单位另行安排的岗位。
-
不能胜任工作:劳动者经培训或调岗后仍无法达到岗位要求,需有客观证据证明“不能胜任”。
-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因不可抗力、企业迁移、兼并、资产转移等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且双方协商变更合同未果(条文注释,案例58、60)。
-
-
程序要求:
-
提前30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
需依法支付经济 compensation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
-
目的:允许单位在客观条件变化或劳动者无法履职时灵活调整劳动关系,同时通过通知和补偿保护劳动者权益。
2.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所有依法设立的用人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
涵盖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3. 正面作用
-
经营灵活性:允许单位因客观变化或员工能力不足调整用工结构。
-
保护劳动者:通过通知期和经济补偿,减轻劳动者因解除的经济影响。
-
规范解除:明确法定条件和程序,防止单位滥用解除权。
-
促进公平:平衡单位管理需求与劳动者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4. 案例分析
-
案例58: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劳动合同解除情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2)沪二中民一(民)终字第1276号]
案例要点:上海甲公司因股权收购和经营调整,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徐某拒绝变更合同,法院认定单位解除合法,需支付经济补偿。
体现第四十条:客观情况重大变化且协商未果,单位可解除合同并支付补偿。 -
案例60:因对劳动合同变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江苏省高院2013年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之二]
案例要点:某配件公司因政府政策搬迁,员工拒绝新厂址工作,法院认定客观情况变化,单位解除合法,需支付补偿金。
体现第四十条:企业搬迁构成客观情况变化,解除需支付补偿。
二、反面解释:违反第四十条的情形与后果
1. 违反情形
-
不当理由:以非法定理由解除,如“末位淘汰”或主观裁员(案例61)。
-
程序违法:未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未支付经济补偿。
-
事实不清:未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医疗期满或客观情况变化,如未提供培训记录或搬迁证据。
-
滥用解除权:以客观变化为借口规避法定责任,如未协商变更合同(案例57)。
-
阻碍法定权利:以制度限制劳动者休病假,导致不当解除(案例56)。
2. 法律后果
-
解除无效:不符合第四十条条件的解除无效,合同继续有效或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
-
赔偿责任:违法解除需支付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案例56、61)。
-
补救责任:单位需恢复岗位、补发工资或补缴社保(案例55)。
-
行政处罚:违反解除程序或义务,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改正(《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
-
争议风险:不当解除易引发仲裁或诉讼,增加单位成本。
3. 案例分析
-
案例56: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制度障碍拒绝员工休病假[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6)津01民终5085号]
案例要点:某公司以李某未按复杂程序请病假为由认定旷工并解除,法院认定程序不合理,解除违法,需支付赔偿金。
违反第四十条:单位以非法定理由解除,违反劳动者病休权。 -
案例61:彭某与某实业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十个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之七]
案例要点:某实业公司以“末位淘汰”解除合同,法院认定无法定依据,需支付赔偿金。
违反第四十条:以“末位淘汰”解除不符合法定条件,属违法解除。 -
案例62:用人单位未安排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离岗前健康检查系违法[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16-2018年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之二]
案例要点:某服饰公司未安排李某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即解除,法院认定违法,需支付赔偿金。
违反第四十条:单位未履行法定程序,解除违法。
三、总结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通过规定无过失性辞退的条件和程序,允许单位在医疗期满、不能胜任工作或客观情况变化时解除合同,同时保障劳动者通过通知和补偿获得保护。案例表明,单位需基于法定理由、履行程序并支付补偿,否则解除违法。用人单位应依法规范解除行为,劳动者需积极维护权益,共同促进公平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