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三十九条赋予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严重违约或违法时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旨在维护单位合法权益和管理秩序。以下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并结合案例说明。
一、正面解释:用人单位单方解除权的规范与作用
1. 内涵
-
解除情形:
-
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未达到单位明确、合理且公示的录用标准。
-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劳动者违反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情节严重,如打架斗殴、隐瞒失信身份(案例50、51)。
-
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劳动者因重大过失或私利行为造成单位重大损失,如违规转账(案例52)。
-
双重劳动关系:劳动者同时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职工作,且拒不改正。
-
合同无效:因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导致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案例53、54)。
-
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因犯罪被依法判刑或采取强制措施。
-
-
法律效果:
-
单位可单方解除合同,无需提前通知,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区别于第四十条、第四十六条)。
-
解除需基于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事实依据,并履行通知程序(如通知工会)。
-
-
目的:保护单位管理权,维护生产经营秩序,确保劳动合同履行公平性。
2. 适用范围
-
适用于所有依法设立的用人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
涵盖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包括试用期。
3. 正面作用
-
维护单位权益:允许单位在劳动者严重违约或违法时解除合同,减少损失。
-
规范劳动行为:激励劳动者遵守规章制度,诚信履职。
-
保障管理秩序:通过合法解除权,维护单位生产经营的稳定性。
-
减少争议:明确解除条件,降低不当解除引发的争议风险。
4. 案例分析
-
案例50:劳动者因失信被执行人身份无法完成工作,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江西省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赣08民终1103号]
案例要点:袁某隐瞒失信被执行人身份,导致无法出差,法院认定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单位解除合法。
体现第三十九条: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
案例51:用人单位依规章制度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性判断[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扬民终字第434号]
案例要点:蔡某在厂区内斗殴,违反规章制度,法院认定单位解除合法,无需支付补偿金。
体现第三十九条: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解除符合法律规定。 -
案例52:劳动者严重失职造成用人单位重大损害,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关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年度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之三]
案例要点:王某违规转账造成3200万元损失,法院认定严重失职,单位解除合法。
体现第三十九条:严重失职造成重大损害,单位可解除合同。
二、反面解释:违反第三十九条的情形与后果
1. 违反情形
-
不当解除:单位以不合理理由或无合法依据解除合同,如仅因“末位淘汰”(案例55)。
-
规章制度违法:单位依据的规章制度未依法制定或违反法律,解除无效(案例51要求合理性审查)。
-
事实不清:缺乏证明劳动者严重违约或违法的证据,如未证明“重大损害”或“严重影响”。
-
程序违法:未履行通知工会等法定程序,解除行为无效。
-
滥用解除权:以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为由随意解除,但无明确录用标准。
2. 法律后果
-
解除无效:不符合第三十九条条件的解除无效,合同继续有效或单位需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
-
赔偿责任:违法解除需支付二倍经济补偿的赔偿金(案例55)。
-
补救责任:单位需恢复劳动者岗位或补发工资、社保等(案例55)。
-
行政处罚:违法解除可能被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
-
争议风险:不当解除易引发仲裁或诉讼,增加单位成本。
3. 案例分析
-
案例53:劳动者在应聘过程中应履行如实说明的义务[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9年度劳动争议十大典型案例之六]
案例要点:顾某提供虚假学历,构成欺诈,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单位解除合法。
违反第三十九条(劳动者角度):劳动者欺诈导致合同无效,单位可解除。 -
案例55:农业银行与郭某劳动争议纠纷案[黑龙江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之三]
案例要点:农业银行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合同,法院认定无合法依据,需补发工资和社保。
违反第三十九条:单位以非法定理由解除,违法需承担赔偿责任。 -
假设场景:单位以员工轻微迟到为由解除合同,法院认定未达“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无效。
违反第三十九条:解除理由不符合法定条件,单位需赔偿。
三、总结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通过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严重违约或违法时的单方解除权,维护单位管理秩序,平衡劳动者权益。案例表明,单位需基于合法规章制度和事实依据解除合同,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应依法制定制度并规范程序,劳动者需诚信履职,共同促进公平劳动关系。